燕地北境内蒙教会史

本文主要为关于燕地北境今属内蒙古地区,即坝上地区与赤峰地区天主教会历史资料。原文为《内蒙古天主教》。

天主教传入蒙古帝国:
蒙古帝国兴起后,蒙古大军的西征从亚洲的一端开辟了一条宽阔的道路,他们把这条大道开放给商人和传教士,使东方和西方在经济上和精神上进行交流成为可能。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汗八里(今北京)设景教主教,教士享有各种特权。元至顺元年(1330年),教徒发展到3万。同时,罗马天主教也传入中国。
蒙古语称包括景教、天主教在内的基督教为“也里可温”教。最先来华的天主教传教士是意大利人方济各会士柏朗嘉宾。元乃马真后四年(1245年),他同方济各会士波兰人本笃经基辅到和林(今乌兰巴托), 参加贵由汗的登基大典。他们这次出使的目的在于劝说蒙古人的君王接受洗礼,并和基督教国家建立盟邦关系。但是,这个打算未能如愿。
后来教皇还派过别的使节,一次为方济各会士老伦葡萄牙,一次为多明我会士杏山伦。目的是劝说蒙古人皈依天主教,停止向西进攻,但是结果一样亦非如所愿。
元定宗三年(1248年),法国国王圣类思领兵十字军东征,当年有蒙古大将派遣玛利法·达味与马尔谷2人持有玺书请见法王。玺书的大意是愿率蒙古兵相助,恢复耶路撒冷圣城。从2人的名字,可以断定他们是基督教徒。
元宪宗三年(1248年),奉法国国王路易九世派遣,方济各会士罗伯鲁出使蒙古。罗伯鲁发现在蒙古人的宫廷内有很多基督徒,而且可汗也信基督教,同时,蒙古地区还有不少虏自欧洲的男女教徒。
真正在蒙古地区传教和建立教会的是意大利人蒙高维诺(1247—1328年),他也是一位方济各会士。
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元世祖忽必烈让马可·波罗的父亲与叔父带信请教皇派100名传教士到中国。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 教皇尼古拉四世命蒙高维诺出使中国。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蒙高维诺来到大都,受到朝廷的热情接待,允许他在大都传教。在以后的几年中教廷虽然常能收到蒙古境内其他地方方济各会士的报告,唯独蒙高维诺音信全无。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教廷忽然收到蒙高维诺的来信,这封信写于元成宗大德九年(1305年)。信中说,他在汗八里建立了 3座教堂,已发展教徒6000余人。他还收养了 40名1~11岁的幼童,教他们学习拉丁文和教会礼仪,又组织圣诗队,并将《新约》及《旧约圣咏》译成方言,不过没说是蒙古文或维吾尔文。在信中蒙高维诺还说,他劝化汪古部高唐王阔里吉思放弃景教皈依天主教,并在那里建造了教堂。汪古部分布在河套地区五原县及包头镇诸地。
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罗马教廷特设汗八里为远东总教区,并委任蒙高维诺为总主教,统辖中国各地的教务。远东总教区也归蒙高维诺领导,非重大事务,不需请示教宗,只需承认教宗为教会领袖。
元泰定五年(1328年),蒙高维诺在中国传教30余年后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后来,随着元代的灭亡,天主教在中国也逐渐消亡。
13世纪,中国景教出现了两位著名人物。一位是巴扫马,他在元太祖二十年(1225年)出生于汗八里,其父亲是景教的视察员。巴扫马30岁时入隐修院,后来在北京城外山洞里过着隐士的生活。另一名是马可斯,元乃马真后四年(1245年)生于山西霍山,其父为景教主教。马可斯有志隐修,拜巴扫马为师。
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他俩决心到耶路撒冷朝圣,西行中在马拉加城取得聂斯脱里派宗主教马屯哈的介绍信,前往巴勒斯坦。在叙利亚北部遭遇战争,不能前往。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马屯哈委任马可斯为驻中国的契丹总主教,而巴扫马为总视察员。元至元十八年(1281 年),在回国的途中听说马屯哈去世,他们折回去送葬。在选举继任总主教时,各地主教竟一致推举马可斯为“东方教会宗主教”。
巴扫马受蒙古统治波斯的阿鲁浑王之命,联络欧洲各国与教廷收复圣城耶路撒冷。他晋见了法国国王腓力四世与英国国王爱德华一世。英王请求巴扫马给他用景教礼仪领圣体。巴扫马来到罗马,受到欢迎,教宗也请巴扫马按景教礼仪给他领圣体。巴扫马也参加了教宗主持的天主教弥撒。巴扫马还向教宗请求赦罪,并领了圣体。
民国16年(1927年),西北科学考察团在内蒙古自治区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白灵庙附近发现了敖伦苏木古城遗址。后来在城内发现了一座教堂遗址和几块墓石,从墓石的铭文看得出,阔里吉思皈依天主教后,还建造了一座壮观的教堂。这座教堂距今至少已有700年的历史。

坝上西湾子开教:
由于禁教,教会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到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 年),教徒由30万降至15万,北方只剩下5000人。传教士从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的107位降至清嘉庆六年(1801年)的31位。不少城市与内地的教徒转移到农村,特别是偏远、人口稀少的农村。张家口市以北百余里的西湾子,就是这样一处天主教徒聚居的地方。它是内蒙古地区天主教传播的发源地。

遣使会在内蒙古:
由于法国国王路易十八的复辟,法国教会得到恢复和振兴,这个教会表现其宗教热忱的方法之一就是加速发展其海外传教。法国遣使会孟振生就是在这种宗教与民族热潮中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七月来到蒙古境内的西湾子(现属河北省崇礼县)。
西湾子是个历史悠久的天主教徒村庄。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前后,这里已有一家姓张的教徒。清雍正二年(1724年),雍正皇帝下诏书,外国传教士不能自由传教,不过中国籍的传教士可以不受限制。一直到清道光九年(1829年),传教士来西湾子只送弥撒,或暂时休养。
清嘉庆、道光年间,教禁更加严厉,在北京的外国教士被驱逐到澳门,中国籍传教士的活动也被查禁。此时中国籍传教士薛玛窦也逃离了北京,被西湾子教徒请到西湾子。薛玛窦初到西湾子时,那里有教徒300余名,几年后增加到676名,西湾子村几乎全成了教徒。薛玛窦是遣使会会士,祖籍江西,生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左右,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九月六日,薛玛窦逝于西湾子。他自我引荐,找到在北京的遣使会,请求接纳。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三月九日,誓发圣愿,后祝圣为司铎。他对内蒙古天主教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清道光九年(1829年),薛司铎偕同李修士及修道院的8名修生来到蒙古地区的西湾子。薛司铎在蒙古地区开办了第一所修道院。同时,他还创办了男女学校,在他去世前,女校有60余名学生。他曾派当地一位叫郑保禄的青年进修道院,且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七月二十九日在马尼拉晋铎。郑保禄是蒙古地区第一位晋升铎品的中国人。
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法国遣使会会士秦司铎来西湾子学习中文。他去兴和县送圣事,遇见很多蒙古人,他开始跟喇嘛学习蒙古话。后来教蒙古语的两位喇嘛改变了原有的观念,反倒成了秦司铎的徒弟。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25岁的喇嘛领洗入教,教名为保禄。第二年,另一位喇嘛也领洗入教,教名为伯多禄。伯多禄姓凤,他曾与秦司铎一起把要理与经文译成蒙古文。凤伯多禄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晋升铎品,他是第一位蒙古籍司铎。
秦司铎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来到归化城,试图劝说那里的喇嘛入教。不过没有什么效果。同时另一位名叫古伯察的法国遣使会会士也来到西湾子,秦、古二人决心劝化蒙古人皈依。由于劝化无效,他们认为要想劝化蒙古人,应先劝化西藏人,因为蒙古人的信仰来自西藏,西藏人皈依必然使蒙古人皈依。于是他们决定到拉萨开教。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秦、古二人在桑达钦巴的带领下进入西藏,在拉萨住了 4个星期。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二月二十六日,他们3人被清政府官员琦善驱逐,押送到澳门。秦、古2人都留在澳门, 桑达钦巴从澳门又回到西湾子。
桑达钦巴原籍青海省西宁县三川人,他在当向导、翻译之前,先后在西宁、北京当过喇嘛。后来成为天主教徒,秦司铎为他付洗,教名约翰。清同治八年(1869年),司各特传教士聘用他在西湾子与岱海两地,为几个蒙古族寡妇与嫁给汉人的蒙古妇女讲授天主教要理。后来桑达钦巴与西湾子汉族天主教徒结婚,但没有子女。
桑达钦巴是第三位加入天主教会的喇嘛,一般史书中多提前两位而忽略了更重要的这一位。桑达钦巴是藏族,在举家迁到鄂托克旗后加入了蒙古籍,他精通藏、蒙、汉以及法语。现在鄂尔多斯鄂托克旗仍有桑达钦巴家族的不少后人。
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八月十四日,罗马教廷划满洲、辽东、蒙古三地为一个教区,指定巴黎外方传教会管理。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教廷派四川方济各主教为代牧。同年12月,罗马教廷 将蒙古划为1个单独教区,委任孟振生为代牧主教。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七月二十五日,孟振生在山西红沟子被祝圣为主教。当时蒙古教区的边界南以长城为界,东以关东三省为界。那时蒙古教区已有3座大教堂,东为苦力吐,中为西湾子,西为小东沟。
当时这个教区有19位修生,不到6000名教友,外籍传教士 4人,他们是戴、梁、廉、白司铎;中国司铎有郑保禄、赵玛弟亚、吴味增爵及第一位蒙古族神父凤伯多禄。教区地域辽阔,教友分散,东起西湾子,西到归化城;北起四子王旗后坝,南至凉城县岱海。除过西湾子,很少有超过百人的教友村庄,大多数教友村不过是3~5家。因此,为照顾教徒的宗教生活,传教士只能巡回看望他们,并无固定居住之地。由于传教士人数少,教徒居住分散,司铎们很重视培养传教先生。各率传教先生若干人,分头巡行各村,看望教友,施行圣事。当时传教的力量,主要是中国司铎及本地的传教先生。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四月,罗马教廷委派孟振生管理北京教区,同时兼任蒙古教区代牧。由于管辖地域辽阔,孟振生推荐孔司铎为蒙古教区副主教。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七月,孟主教主持祝圣孔主教的大典。清咸丰七年(1857年)九月,孔副主教获准成为蒙古教区的正权主教。
孔主教领受凤伯多禄的终傅后,于清咸丰九年(1859年)五月在苦力吐逝世。后来戴济世晋升为副主教,继续代理该教区。清同治四年(1865 年)九月,戴司铎到上海接受新的职务,白振铎神父成为代权司铎。

圣母圣心会在内蒙古:
清同治四年(1865年)十二月六日,比利时圣母圣心会会祖南怀义司铎与会士司维业、韩默理、良明化3位司铎及林辅臣先生一行5人,从水路抵达中国,经上海来到西湾子,接管法国遣使会的传教工作。
法国遣使会代权司铎白振铎负责移交工作。韩默理司铎在清同治四年(1865年)十二月二十日做过如下的记述:白振铎司铎对中国司铎和修道生有两种矛盾的情感。一方面在修会情感的牵引下,希望年轻的中国教士与修生,随他离开蒙古;可是另一方面,因为对这个传教区的深厚感情,他希望让他们留下。交接事宜结束后,白振铎与当地的遣使会中外传教士都离去了,留下张敬秀(玛弟亚)、林道远2位司铎,年长的郑保禄司铎也暂时居住在西湾子。当时蒙古教会,西区约有2000 教徒,分散在20余个村落;东区约有3000教徒,分散在40余个村落;中区西湾子有教徒3000余,分散在26个村落,西湾子本村有教徒近1000人。这就是中外7位传教士须要承担的工作。
清同治五年(1866年),由于传教士缺乏,南怀义司铎乘孟振生主教到宣化巡视教务之机,派何忠德、姚巴尔纳伯、赵仲相与赵仲举兄弟一行4人前往宣化,在复活节前夕领受铎品。清同治五年(1866年),南怀义司铎被委任为蒙古教区副主教。清同治五年(1866年)与清同治六年(1867年),又有几位圣母圣心会传教士来到蒙古教区,这时内蒙古共有17位中外司铎。
圣母圣心会接管蒙古教务初期,只有不到20位司铎。面对东西长2000余华里,南北宽700华里~800华里的辽阔区域,教徒又很分散,在人力分派十分困难情况下,他们非常注重培养热心教徒参与传教工作。“严格训练有志传教之教友,待训练期满,派遣各乡。传教先生比较其他居民,各人皆有一技之长,其中粗识医道者最多,尚称杰出,为人器重。宣讲教义,不久即大见神效”。
圣母圣心会接管蒙古教区初期,遇到的困难是多方面的。首先遇到的是财务问题,他们的教区负债累累,很难适应这里的情况。良明化司铎很难适应中国人的心性,因而一直和中国司铎保持着礼貌性的往来。同治五年(1866年)九月五日底,也色来华,无法适应生活,不久就回了国。清同治六年(1867年)八月,阿承恩司铎来华,但不久也离开中国。他们所遇到的困难除战乱、土匪与灾荒,还有疾病。据统计,从清同治四年至清光绪二十六年(1865—1900年),来华的传教士 172人,其中有42 人不是死于疾病,就是死于战乱,其中有的来华仅1~2年。斑疹伤寒对外国人更加可怕,一旦被传染,幸免于难的极为罕见。司维业司铎在下庙沟照顾伤寒病人时,自己也被传染,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四月逝世,来华不到2年,终年40岁。附近前来照顾他的遣使会梁、黄二位司铎也因传染而病逝。
南怀义司铎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二月三日从西湾子出发到关东巡视教务,到了老虎沟,因沿途疲劳感受伤寒病,在二月二十三日病逝。这是圣母圣心会首批来华的4位传教士中,第二个死于伤寒病的人。南怀义来华27个月,终年不到45岁。南怀义为圣母圣心会会祖,1823年6月12日出生于比利时安特卫普。在马林教区修道院完成学业后,于1847年9月18日晋铎。1849年,担任马林教区小修道院副院长,兼任一女修会的指导司铎。在此期间,萌发到中国建立孤儿院的想法。他的计划几经修改,后来决定到中国建立传教区。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于1865 年12月5日,他与他的会士及臣一行,抵达中国北方蒙古地区的传教区。南怀义司铎在赴关东之前,为防不测,已请求罗马任命司牧灵为他的继承人。清同治八年(1869年)四月五日,罗马任命司牧灵为蒙古教区副主教。司牧灵原是荷兰遣使会会士,在清政府办的“通文馆”任法语教授。他辞去工作加入圣母圣心会。由于工作作风独断,在无法调和冲突的情况下,不久就辞去他的代牧职。

19世纪末,大清帝国所遇的灾难是多方面的。人祸——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列强的侵略;天灾——水旱两灾最为严重。晚清50年里,全国发生大的水灾236次,平均每年有40个州县被淹没。然而最大的灾难还是干旱。旱灾涉及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河南等地,灾民之数世所罕见,仅山西“待赈饥民逾600万之众”。山东、陕西水灾和浙江地震,死亡28万;直隶水灾以及甘肃大旱死亡1500万;黄河决口,蝗灾波及河北、山东、河南和湖北,死亡800万;陕西、山东大旱死亡1000 万;清光绪“丁丑奇荒”(1877年)中,仅山西死亡500万人,占全省人口的1/3。由于灾荒,大批河北、山西、陕西难民逃往蒙古地区。移民蒙古地区本来是违反朝廷禁令的,但是法不治众,禁令名存实亡。面对沙俄、日本对中国北方的野心,有人向朝廷建议“移民殖边”,巩固满蒙边界。“移民殖边”实质上是“移民实边”。清光绪二年(1876年),清廷正式取消禁令,加速了移民的流动。移民每年以3公里~5公里的速度向北迁移。
蒙古教区传教士抓住了机会,他们首先购置了土地,再转租给新来的移民。教士们甚至准备籽种、粮食以及耕牛农具,一并租借给他们。教会的租金又比地主们的少,这样新来的移民显然很愿意租种教会的土地。
由于移民远离了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较少受传统思想的束缚,易于接受新的思想,与传教士的思想交流阻力较小,这些人自然就成了教徒。
司牧灵辞职之后,韩默理担任临时代牧。一年后,委任巴耆贤为代理蒙古代牧。巴耆贤在清同治十年(1871年)十月三十日,到达西湾子。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月,巴又被委任为主教及蒙古教区宗座代牧。在巴任主教期间,蒙古教会得到较大的发展。传教士们一方面发展教徒,另一方面强调修道院的发展。在刚接管教区时,修道院比较混乱,经过几年的整顿,修道生人数逐年增加。到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修道生人数达到49人。先后共有19人晋铎。
在传教方面巴耆贤是面向西部。西营子(南壕堑)是第一个重点。“扩张的计划是一次会议中所做的决定,那是在清同治十年(1871年)十二月八日修会退省时,大家议决,修会可从西营子继续扩大中蒙古地区到察哈尔沙漠”。当时住在西湾子的居民也需要寻找新的土地而外迁,从而自西湾子开始向西扩展。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西营子建成了教堂,马也耳被任命为本堂。
为了方便传教,传教士来华之前都要学习汉语,还要学习一点医学知识,但未曾学习蒙古语。向西发展就需要学习蒙古语,巴耆贤不仅自己学习蒙古语,还要求其他教士们努力学习,为此他聘用了一位蒙古语教师。
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巴耆贤为了传教方便,将地域广阔的蒙古教区一分为三,即东区、中区和西区。东区包括赤峰,热河一带;中区包括西湾子、南壕堑、岱海、归化城、后坝(今武川、四子王旗一带);西区包括后来的宁夏、伊克昭盟、巴彦淖尔盟、阿拉善盟与土默川。清光绪九年(1883年),罗马教廷正式批准蒙古教区的划分,委任吕继贤为东蒙古教区主教,巴耆贤任中蒙古教区主教,德玉明为西南蒙古教区主教。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一位喇嘛与费尔林敦有过接触,这位喇嘛对天主教信仰有很大的兴趣,并且邀请传教士到青海传教。费尔林敦建议传教士到青海开教。同年,桑达钦巴的弟弟报告鄂尔多斯发生灾荒,传教士知道从那里可以获得廉价的土地。清同治十四年(1875年),阿拉善王爷与准格尔旗王爷由北京朝见天子归来,在察哈尔某地与教士相遇,倾谈之下,两王爷对传教士颇有好感,又悉知他们有志到西部传教,遂请他们西去。
向西扩展本来就是巴耆贤的计划,为在“蓝色之乡”的归化城开展教务。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巴耆贤率张敬秀司铎西来归化城,居于三合村。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二月,巴耆贤派德玉明、费尔林敦2位司铎,与56岁的老向导桑达钦巴一行人,到达准格尔旗,后又到达乌审旗,再后到了鄂托克旗的城川与宁条梁。在宁条梁,他们遇到一群教友和姓冯、姓钟的两位传教先生。德玉明此次西行与蒙古王爷感情融洽,对于传教工作的开展大有益处。他发现这里很有发展前途,于是东归西湾子,请主教增派司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主教,增派杨广道、南治灵、桂德贞与司福音偕同德玉明西去传教。费尔林敦在桑达钦巴的大力协助下,遍访各蒙古王公贝勒,加入教会的蒙古族日见增多。杨广道与南治灵在准格尔旗的传教也颇见成效。不过蒙古教徒只有几家,入教的人多为汉族。

教区划分:
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后,成立北京教区、南京教区、澳门教区。北京教区兼管直隶、山东、山西、蒙古、辽东、河南、四川。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八月十四日,罗马教廷划满洲、辽东、蒙古为一个新的教区,法国外方传教会方济各主教为代牧。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十二月,罗马教廷将蒙古划为一个单独教区,委任法国遣使会孟振生为代牧主教。清光绪九年(1883年),巴耆贤主教报请罗马教廷批准,将蒙古教区划分为3个教区:东蒙古教区,包括以后的热河、赤峰两教区,总堂设在松树咀子,主教是吕继贤;中蒙古教区,即以后的察哈尔教区、集宁教区、绥远教区东部,总堂设在西湾子,主教是巴耆贤;西南蒙古教区,即以后的绥远教区西部、宁夏教区,总堂设在三盛公,主教是德玉明。
民国11年(1922年),教廷划分内蒙古教会为4个代牧区,所谓代牧区是代替罗马教皇管理的教区,这4个代牧区是热河、察哈尔、绥远、宁夏4个教区。民国18年(1929年),划分成5个教区,即热河、察哈尔、绥远、宁夏和集宁教区。民国21年(1932年),又分成5个代牧区和1个监牧区,即热河、察哈尔、绥远、集宁、宁夏代牧区和赤峰监牧区。监牧区和代牧区性质一样,也是代替教皇监管教务,只是监牧比代牧级别低一级。监牧区的监牧虽然行使主教的权力,但未正式被祝圣为主教。

===【西湾子教区】===

西湾子教区堂口:
宝昌堂区:宝源县原属热河省。1950年,撤宝源县,设宝昌与沽源两县。宝源县教会属热河西湾子教区。同年,宝昌堂区按行政划归内蒙古自治区教会。现属呼和浩特教区管理。
远在清雍正、乾隆、咸丰年间,在长城外侧共放地18路,面积达10 717顷。每亩荒地征银0.7钱~1钱。100亩为一顷,5顷为1号,现今的村名几“号”即由当初放地亩数而来。
现在宝昌地区的天主教是从千斤沟乡发展起来的。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前后,西湾子教会在千斤沟购买了许多土地,鼓励农民北移。从此这一带就形成了一些教徒聚居的村落。先后共有40多位中外司铎在此传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有教徒10 000余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徒一度减少至6000余人。截至1999年底,共有教徒15 000余人。

七号教堂:位于太仆寺旗宝昌镇境内。七号是千斤沟乡政府所在地,过去也叫千金堡。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教会买到土地500顷租给村民。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七号村有教徒50余户。此时比利时籍司铎卜天德在村中盖起土房5间,作为临时教堂和要理书房。第二年,继任本堂司铎劳德育,见教徒增多,遂请求主教准建新教堂。教徒有的出钱,有的出力,教区也给予帮助。民国2年(1913年),教堂建成,可容纳近千人。第二年,劳司铎病故,年35岁。浦德厚为第三任本堂,村民称他为大浦神父。大浦任职期间兴建男女学校及司铎的住房。后来由张、李两司铎组织教徒修筑长2000米、高3.6米、宽1米的土围墙,并组织村民自卫。
民国20年(1931年),二浦即蒲循义任本堂。第二年,土匪刘贵堂侵人,杀死村民132人,还绑架了司铎,教堂及村民的牲畜、车辆、粮食、衣物抢劫一空,村民外逃避难。事后,西湾子主教石德懋调当时南壕堑养正中学校长甘保真到七号任职,甘司铎重新安置村民。主教把七号村的堂口献给圣母,并定于9月15日为教堂主保节日。民国25年(1936年),樊德屏任本堂,教区派6位修女管理孤儿院,并在女校任教。比利时籍杨森、王海楼和中国籍于保禄、郝进礼司铎先后在此服务。
抗日战争胜利后,教会的土地分给村民,教会的物资全部被苏联红军运走。民国38年(1949年)6月3日,关闭教堂,教会的一切活动均被禁止。1953年10月,教堂重新开放。“文化大革命”中教堂被毁。1982年,千斤沟公社落实宗教政策,将一座旧礼堂划归教会。第二年,宗教活动重新开始,教务活动由十号侯文斌代管。1984年,呼和浩特教区派李俊杰任七号本堂。李俊杰调回呼和浩特后未设本堂。1991 年6月,康振清调任七号本堂。2005年,七号教堂有教徒近3000人。

头号教堂:位于太仆寺旗宝昌镇。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七号教堂司铎卜天德在头号建立一座简易教堂,未设本堂,由七号司铎代管,每逢周日由七号教堂送一次弥撒。
民国18年(1929年),荷兰籍司铎汤茂泉来头号任本堂,并建教堂一座。后来有比利时籍胡怀义担任本堂。民国23年(1934年),本堂筹资1200元,为村民修建粮库,存储粮食以备急需。之后,又集资成立借贷所,以防村民吃高利贷之苦。民国32年(1943年),日本人把外国传教士拘禁在山东潍县后,头号又由七号代管。民国35年(1946年),郝进礼任本堂。民国36年(1947年),李树实任本堂。民国37年(1948年),杜君武任本堂。后来教堂的活动被禁止。
1984年,落实宗教政策,宗教活动由七号教堂的李俊杰和十号教堂的傅建中代管。1991—1997年由康振清代管。1998年,杨建民调任本堂。近年政府逐步将被占用的教会房舍归还教会,教堂逐年进行修建,教会已有一座占地554平方米的教堂,其他房舍10余间,院落占地面积6000余平方米。

十号教堂:位于太仆寺旗宝昌镇境内。民国5年(1916年),七号教堂在十号建土房8间,未设本堂,由七号代管,每年神父送弥撒七、八次。
民国35年(1946年)上半年,中国籍司铎李德馨任本堂,下半年比利时籍王海楼调任。民国36年(1947年),王海楼调到七号任本堂,十号又归七号代管。同年7月,侯文彬到十号任本堂。民国38年(1949年)6月,宗教活动被禁止。1953年9月,外国传教士被驱逐出境后,教堂重新开放。1958年4 月,教会活动又被禁止。1982年4月,恢复宗教活动,侯文彬任本堂。1984年,傅建中任本堂。1991—1995年,由康振清代管。1995年,张振兴任本堂。
1993年,十号教堂重新修建,后来逐年兴建其他设施。现在教堂院落占地168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余平方米。

葫芦峪教堂:位于太仆寺旗宝昌镇境内。民国6年(1917年)有5 大户人家捐土地1000余亩给教会,供教会出租土地给教徒。同年他们盖简易教堂一所,教堂由七号代管。民国6年(1917年)后,教区派神父驻堂。民国16年(1927年),由于土匪活动频繁,教会将分散在沟里的200 余户集中起来,并修筑土围墙。后来由比利时籍隆达礼任本堂。 民国29年(1940年),于文容祝圣后也到萌芦峪任职。民国32年(1943年),比利时籍魏中佑任本堂。
“文化大革命”前教堂被毁,宗教活动亦停止。1984年,宗教活动重新开始。1985年,教徒自筹资金建土房5间作为教堂。1991年,重建砖木结构教堂9间,面积近200平方米。 1984年,教务活动由乡马沟张友仁代管。1992—1995年,由七号康振清负责。1996年,由十号张振兴负责。1997—1999年9月,由乡马沟乔智慧负责。1999年后,由乡马沟苏爱珍负责。

乡马沟教堂:位于太仆寺旗宝昌镇境内。民国19年(1930年),教徒出钱出力建一所男校,及5间土房作为教堂。未设本堂,由葫芦峪教堂代管。
民国23年(1934年),中国籍司铎何志清任本堂。有一富户献给教。会土地20余顷,供教会出租。民国28年(1939年),新建教堂一座及男女学校。民国30年(1941年),中国籍司铎尹恒明任本堂。民国36年(1947年),比利时籍司铎希化行任本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堂被当地学校占用,宗教活动停止。1984年,当地政府开始落实政策,拨款10 000元,供教徒修建教堂。1985年以后,呼和浩特教区派张友仁任本堂。1996年,本堂乔智慧筹集资金几十万元建教堂一座,面积达260平方米,并建神父、修女住房及教徒活动室10余间。1999年后,苏爱珍任本堂,并开设诊所。

二道木图教堂:位于太仆寺旗宝昌镇境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这里已有小土堂1所,未设本堂。
1958年,教堂为大队占用。1986年,太仆寺旗准许二道木图进行宗教活动,且归还土房5间, 由神父定期主持宗教活动。1995年,重建教堂,建筑面积240平方米。1995—1998年,由康振清负责教务活动。1999年,由李福俊任本堂。2005年,有教徒近千人。

宝昌镇教堂:位于太仆寺旗宝昌镇境内。民国34年(1945年),郭广应神父在宝昌镇新华街买土房5间做教堂。民国37年(1948年),李树实担任本堂。
1958年,教会活动停止,教堂为镇政府占用。1999年4月,镇政府将原教堂院落归还教会。后来教会用此院落换地皮一块,用于兴建教堂。2005年,教堂的活动由康振清负责。

上游教堂:位于太仆寺旗宝昌镇境内。建于1998年,建筑面积约100平方米,教务活动由李福俊负责,有教徒300余人。

四联教堂:位于太仆寺旗宝昌镇境内。建于1998年,建筑面积120平方米,有教徒400余人,由杨建民负责。

西湾子修院:
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前,蒙古传教区属北京教区管辖,北京教区修道院设立在北京。清道光九年(1829年),由于禁教日益加剧,薛玛窦司铎偕同李修士及其他8名修道生一同来到西湾子。从此,西湾子成立了蒙古地区第一所修道院。这是一所小修道院,大修道院设在澳门。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前后,蒙古教区才建立了大修道院。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遣使会把澳门的7位大修道生接回本教区。从此,蒙古教区的修道生不再到澳门。清光绪九年(1883年),重新划分教区后,东蒙古教区很快成立了本教区的修道院和1所培养贞女的学校。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西南蒙古教区在三盛公也成立了教区小修道院。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小修道院迁往巴拉盖。清宣统二年(1910年),由巴拉盖迁往廿四顷地,这是后来绥远教区的小修道院。
民国11年(1922年)前,各教区均有自己的小修道院,除西湾子外,均没有大修道院。所以各地小修道院的毕业生须派往西湾子继续学习。西南蒙古曾派白保禄、杨汝霖、刘福音与一位姓安的修士到西湾子大修道院学习,毕业后返回原教区。此时三盛公已成立小修道院,他们在修道院教书,准备晋铎。白、安二修士不久病故,杨、刘二人在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由闵玉清祝圣。清宣统二年(1910年)后,西南蒙古教区的小修道生毕业后,哲学生继续留在本院学习,神学生可以到东蒙古教区松树咀子修道院,如张怀义、段世忠、康景东就是从那里毕业归来的。

===【赤峰教区】===

20世纪20—30年代,热河教区所辖赤峰一带的8个旗县共建教堂,20多座,公所几十所,已有中国籍司铎22人,修女、贞女40余人。鉴于赤峰地区中国籍神职人员增多,教徒已超过2万。民国21年(1932年),教廷将赤峰地区从热河划分出来,建立国籍监牧教区。赤峰监所辖的地区有赤峰、围场、建平、宁城、经棚、乌丹、敖汉、喀喇沁旗。首任监牧为赵庆化。据民国29年(1940年)统计,教区有主教1人,中籍司铎33人,外籍司铎4人,修道生45人,教徒近3万。
民国26年(1937年)5月,教廷令赤峰以北的原四平教区所辖的林东、林西、天山、开鲁、绥东等地成立林东教区,由加拿大魁北克外方,教会管理。首任监牧是兰德,继任人是马广荣。教区有教徒近万人林东教区总堂原址在林东北兴隆地乡,后来因为日本侵略者的干涉.不得不把已建成的教堂、房舍拆除,将总堂移往林西县大营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外国传教士撤离,中共政府开展独立自办教会,爱国会将林东教区划归赤峰教区。
1981年,乔占英、朱问渔、允中、张明、张德胜、徐桂宗6位在农村接受监督改造的司铎回到教会, 重新开始被停止了20余年的传教工作。至2005年,赤峰教区共分8个堂区,有教徒5万多。1990年10月28日,朱问渔晋升为赤峰教区主教。

赤峰教区堂口:
赤峰堂区:位于赤峰市境内。清光绪六年(1880年)前后,吕继贤在赤峰地区进行传教活动。清光绪九年(1883年),蒙古教区被划分为东、中、西三部分,吕继贤担任东蒙古教区主教,主教府设在现在辽宁省的松树咀子。赤峰地区教会属东蒙古教区。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赤峰已有小教堂一座,未设本堂,只是公所,专供过往教士住宿。义和团运动中教堂被毁,教会获得赔款,教会用此赔款在赤峰重新建小教堂一座。后来教会的传教重点逐渐转向城镇,所以赤峰教堂的地位不断提高,因此教会在赤峰逐渐兴建了其他附属设施。
民国9年(1920年),闵宣化创办华峰学校,有校舍35间。民国21年(1932年),中国籍教区成立后,赤峰成为主教府。教会扩建了华峰学校、修女院、育婴院,还开设诊所,同时创办小修道院,兴建主教府大堂。大教堂可容纳近千人。主教府位于红山区二东街。小修道院位于二道街传真路。民国22年(1933年),竣工。同年,招收修生18名,师广居任院长。民国29年(1940年),有修道生39人。修女院在教堂之西,有房舍数十间,修女院人数最多时达百余人。首任院长为张历珍,朝阳人。民国23年(1934年),病故于六分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女院关闭,房舍充公。同时停办的还有诊疗所、养老院、育婴院及学校。
民国34年(1945年),八路军进驻赤峰,多数教士与教会的活跃人士因不想遭受共产党的打压,因此纷纷逃离,他们大部分都集中到北京。1953年后,部分教士服刑,多数教士被遣送回原籍劳动改造。1956年后,教会生活得到恢复。但1964年的四清运动又使宗教活动完全停止。“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宗教活动彻底被禁止。1980年后教区工作由乔占英负责。1990年,朱问渔被选为正权主教。2005年,主教座堂本堂司铎是张景峰。
清光绪二十六年至民国21年(1900—1932年),先后有宗示津、魏拓铎、郭道明、三张、陶范、卢扬德、闵宣化、南阜民、方裕如、任明一、龚振伦、穆忠义、郭守仁在赤峰教堂服务。其中三张、任明一、郭守仁为,国籍司铎。
民国21年(1932年),成立中国籍教区后,有夏相尧、袁洪章、闫, 鸣、钱鼎章、冯允中、乔占英在此任职。

苦力吐堂区:苦力吐教堂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它是现在内蒙古天主教会保存下来最早的教堂。教堂为哥特式,东西走向,占地约400平方米,建筑在1米多高的台基上。堂门顶上横刻“天主圣堂”,横额上方开一圆形窗户,窗户两边刻有对联标明建堂时间,上联是“救世后一千八百八十年”,下联是“大清光绪六年岁次庚辰”。清光绪六年(1880年),建堂时将已故的孔主教遗骸移人教堂地基下,并立碑纪念。苦力吐教堂和孔主教纪念碑皆由德玉亮司铎设计与建造。
苦力吐属翁牛特旗毛山东乡,它是天主教传入内蒙古最早的地方之一。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四月二十八日,罗马委派孟振生任北京教区主教,在孟主教离开蒙古时,蒙古教区有3个大教堂:中部在西湾子,西部在小东沟,东部在苦力吐。清咸丰九年(1859年),关东西边的黑水区域闹灾荒,孔主教在那里寻求各种办法援助,积劳成疾,病倒在苦力吐。他请西湾子凤司铎为他终傅。可见当时苦力吐确实已有不少教徒。
清咸丰九年(1859年)五月九日,孔主教逝世,葬于苦力吐。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7月25日,由孟振生祝圣为副主教。” 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前后,蒙古教区最早的中国籍司铎之一樊明道(味增爵),在苦力吐传教,樊司铎善于用人,培养的传教先生训练,有素,传教有法。后来樊司铎还来过凉城、归绥一带传教。清同治九年(1870年),圣母圣心会传教士司牧灵回国休假时,指定在苦力吐服务的韩默理司铎为代理监牧,且由梅秉和接任韩默理在苦力吐的工作。不久,梅司铎患痢疾久病不愈,遵韩默理代牧之令,梅司铎回国调养,他在归国途中死于香港。马也耳司铎也曾在此任过职。
圣母圣心会接管蒙古教区教务后,首批祝圣的4位司铎之一何忠道,于清光绪五年(1879年)任职于苦力吐。清光绪十至十二年(1884~1886年),中国籍司铎郑牧灵任本堂。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杨峻德在这里主持教务。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巴焕宗任本堂。后来中国籍司铎闫钟鸣、夏作霖、武岗、梁宇支、任司铎、夏相尧、郑鹄、师广居在此地任职。
民国36年(1947年),有教徒989人,司铎2人,贞女3人,女婴20人。
1966年8月,教堂被当地政府占用。1983年5月,教堂归还给教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苦力吐教堂占地15亩,建有房屋80多间。除教堂外还有司铎、修女、贞女们的住房,有育婴院、男女学校、伙房及碾磨房。2005年,有教徒3000人,任职的司铎是李金刚与常振杰。
苦力吐教堂管辖的分堂有大西沟堂、毛山东堂、合成公堂和新开地堂。
大西沟支堂:在清末已有教堂,但未设本堂。1995年,教会在此地重新建起教堂一座。2005年,有教徒1000余人。
毛山东支堂:天主教传入毛山东比较早,在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前后当地已有教徒。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有范国安、任广两司铎在此地任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有教徒500余人,此间先后有师广居、夏作林在这里任职。土改时教堂为乡政府占用。2000年,乡人民政府搬迁后,教会花钱重新把教堂买回来。
合成公在清末也是分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堂为学校所占。2005年,教会重新在此建起教堂。
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毛山东教堂司铎马也耳给当地教徒张、鲍二人一些经济资助,让他们到新开地垦殖。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马也耳任命张义为会长、陈殿元为副会长,他们在此地盖起土房3间作为教堂。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苦力吐本堂巴焕宗令邵福有为新开地会长。会长在此地盖瓦房7间作为教堂,还有土房10余间,用作育婴院、男女学校。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中国籍闫钟鸣任本堂,民国6年(1917 年),外国籍薛司铎任本堂。民国10年(1921年),任明一任本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有教徒近300人。“文化大革命”前,有教徒1040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张惠芝修女、孙雅然贞女在此地服务。

东山堂区:位于赤峰市松山区。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前后,中国籍司铎樊明道曾在苦力吐、马架子、老虎沟一带传教,因为樊司铎是遣使会员,当清同治四年(1865年)圣母圣心会接管蒙古教务时,樊跟随遣使会到北京任职。
圣母圣心会接管教务后,派韩默理在此传教。德玉亮司铎在老虎沟修筑一座教堂后,又到马架子修筑教堂,这是一座全部由石头修筑,风格独特的建筑。当这座教堂竣工后,他又去苦力吐主持建堂工作。苦力吐教堂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原马架子教堂建筑日期早于苦力吐教堂。民国11年(1922年),教会扩建男女学校及育婴院。
清光绪四年(1878年),韩默理就任甘肃代牧时,吕继贤担任省区负责人,并成为马架子本堂。后来叶步司也担任过本堂。再后有巴义田,龚济伦、王俊琳、梁济普、江怀仁、陈令德、张思元、张问行、刘文德、朱子享等在此地服务。
2005年,在马架子服务的司铎为武术刚、李金涛、刘树章,他们管理着60余个弥撒点。
马架子有教徒3000余人,建养老院一座。

===【林东教区】===

林西县大营子堂区:林西县是赤峰地区天主教徒主要聚居地之一。
清宣统元年(1909年),圣母圣心会传教士郭明道、元克允等在此传教,并建一小教堂。民国元年(1912年),龚振伦花银7000两在大营子置地,然后从乌丹、毛山东等地迁去教民十数户,以此作为传教的基础。同时兴建较大的教堂一座及其他房舍数10间。第二年元克允司铎调任本堂,他着手兴建男女学校及育婴院。民国7年(1918年)、民国10年(1921年)、民国15年(1926年)、民国25年(1936年)分别又在东边墙、老房身、上官地、西敖4处修建教堂。
由于外地教徒不断迁入,本地人加入教会的也不少,旧教堂无法容纳,于是议定建造大教堂。教区主教拨款1万元,派金声远司择设计并主持建筑。历经3年,于民国9年(1920年)竣工。教堂南北走向,长54米,宽15米,堂内有两排花岗岩石柱26根,堂高12米,钟楼高近30米。同时兴建的还有教会的其他附设房屋数十间,资金不足则由教民筹集或献工。民国25年(1936年),大营子教堂成立医院、小修道院。医院有加拿大籍医生。民国26年(1937年),成立林东教区,主教府设在林西,划归加拿大外方传教会管理。首任监牧是加拿大人兰德。民国28年(1939年),兰德调回本国后,由马广荣继任监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有教徒6000余人。1981年,林西县有天主教徒12 500余人,教徒主要集中在大营子、五十家子、五四和上官地4个乡的11个村子,教徒占这些村庄总人口的53.8%,有的村庄达80%~90%。其中大营子又是最主要的教徒村庄,它是当地的本堂,管辖上官地、德苏坑、热水汤、岗根、温都、前地、统布等分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大营子总人口为1573人,教徒1513人,占96%多。
从开教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大营子任职的神职人员有:比利时籍郭明道、龚振伦、元克允、金声远、闵宣化,加拿大籍兰德(主教)、马广荣(主教)、郎洪恩、纪、耿、冯、魏、翟、桑、包、鲍、大林、二林、康、二梅以及中国籍任明一、袁洪章、钱坤远、何银龙、朱、石永珍等几十位司铎,还有26位贞女,15位中外修士。2005年,在大营子堂口服务的司铎是常文兴、常兰虎、赵凤金。

老房身堂区:位于林西县境内。老房身属林西县房身乡,民国10 年(1921年),由龚振伦、元克允主持兴建。现任本堂是袁树仁。管辖的分堂有南沟堂、三边营子堂、西边墙堂、王家营子堂、响水沟、大冷山。

东边墙教堂:东边墙堂在林西县五十家镇东边墙村。民国7年(1918年)由龚振伦、元克允主持兴建,二梅(梅岭蕊)监工,历经2年完工。2005年,有教徒5000余人,本堂司铎王凤琪曾获2004年先进宗教工作者称号。

林东堂区:林东天主堂在赤峰市巴林左旗十三敖包乡解放村,管辖的分堂有姚家段、半拉山、三山、林东镇、大板、白云坝、花加拉嘎老,七处教堂。朱晓飞任本堂,他曾获2004年先进宗教工作者的称号。

六分地教堂:教堂位于赤峰市松山区太平地乡六分地,建于民国17年(1928年),占地20余亩。2005年,本堂是丁德惠,有教徒700多人。

清末民初献县教区的一些明信片

清末民初的天主教献县教区包括河间、大名、广平3府,冀、深2州共35个县。图片中标注“sien-hsen”(献县)的也可能是河间、大名、广平3府,冀、深2州的。

[转载]清末民初献县教区的一些明信片

[转载]清末民初献县教区的一些明信片

[转载]清末民初献县教区的一些明信片

[转载]清末民初献县教区的一些明信片

[转载]清末民初献县教区的一些明信片

[转载]清末民初献县教区的一些明信片

[转载]清末民初献县教区的一些明信片

[转载]清末民初献县教区的一些明信片

[转载]清末民初献县教区的一些明信片

[转载]清末民初献县教区的一些明信片

[转载]清末民初献县教区的一些明信片
[转载]清末民初献县教区的一些明信片
[转载]清末民初献县教区的一些明信片
[转载]清末民初献县教区的一些明信片
[转载]清末民初献县教区的一些明信片

[转载]清末民初献县教区的一些明信片

[转载]清末民初献县教区的一些明信片

[转载]清末民初献县教区的一些明信片
[转载]清末民初献县教区的一些明信片
[转载]清末民初献县教区的一些明信片

[转载]清末民初献县教区的一些明信片
[转载]清末民初献县教区的一些明信片

[转载]清末民初献县教区的一些明信片

[转载]清末民初献县教区的一些明信片
[转载]清末民初献县教区的一些明信片

[转载]清末民初献县教区的一些明信片

[转载]清末民初献县教区的一些明信片

[转载]清末民初献县教区的一些明信片

[转载]清末民初献县教区的一些明信片

[转载]清末民初献县教区的一些明信片

[转载]清末民初献县教区的一些明信片

[转载]清末民初献县教区的一些明信片

[转载]清末民初献县教区的一些明信片

[转载]清末民初献县教区的一些明信片

[转载]清末民初献县教区的一些明信片

[转载]清末民初献县教区的一些明信片

韩鼎祥主教生平事略

韩鼎祥主教生平事略

     1937年5月17日, 生于河北省成安县西街。

   1952年9月, 到北京阜成门外圣母会小修道院就读

   1954年3月3日 ,圣灰礼仪瞻礼,修院被当局解散。

   1960年4月2日 以“反革命”罪被逮捕入狱。

      1960.4.25日,在北京西城区皇城根草岚子监狱。

   1960.8.17日,在北京半步桥第二监狱。

   1961.1.20日,在北京德胜门外功德林公安部监狱。

   1961.5.11日,又回到北京半步桥第二监狱。

   1961.5.11日,在北京团河农场劳改营。

   1962.8.10日,黑龙江省密山县兴凯湖农场、油坊村劳改营。

   1963.5.1日,兴凯湖总场直属队监狱。

   1967.2.7日,黑龙江黑河地区北安县长水河农场劳改营。

   1968.1.15日,黑龙江黑河地区北安县长水河劳改营三分场。

   1969.3.6日,在嫩江地区泰来县农场劳改营。

   1970.4.24日,白土岗大队二队劳改营。

   1971.12.22,乌兰农场、乌北二队劳改营。

   1975.9.18,在成安看守所。

   1976.11.2日,石家庄第一监狱。

   1977.11.8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榆树屯劳改营。

   1979.1.10日,江桥劳改营。

     1979.2.19日,刑满释放回家。先后在磁县、邯郸教书。

   1986年11月21日 ,圣母献堂日由贾治国祝圣为司铎。

   1989.3.23日,圣周四被拘留于河北魏县看守所。

   1989.4.22日,转入成安看守所。

   1989.5.22日,释放。

   1989年10月22日, 由易县教区刘冠东祝圣为永年教区主教。

   1990.12.26日,拘押于磁县看守所。

   1991.2.4日,押往成安看守所。

   1991.4.19日,在临漳看守所拘禁。

   1991.5.17,释放回家。

   1991.5.22日,被抓进临漳看守所。

   1991.5.25日,入成安看守所。

   1991.7.27日,获释。

   1991年9月6日,成立中华圣体侍卫会。

    1991.12.13日,被成安公安局安排到招待所软禁。

   1992.1.23日,获释。

   1993年4月8日,祝圣武恩庆、赵洪喜、李尚进为司铎。

   1993.12.3日,押往成安看守所。后转入招待所软禁。

   1994.12.17日上午12时,被公安局带走,押入看守所拘留。

   1994.6.27日,获释。

   1995.8.27日被软禁到成安一个破旧的化肥厂内。

   1996.7.2日被软禁到成安县招待所。

   1996.8.11日获释。

   1996.9.8日,因八位修女被抓。主教被迫离开家园。

   1999.11.28日下午,在河北无极县给修女讲退省时被捕。

   2001.8.2日,在邯郸驾校软禁。

   2003.8.24日,转入邯郸警校软禁。

   2005.9.23日,从警校失去音信。

   2007.9.9日23时,在监禁中患上肝癌,医治无效,告别人间。终年70岁。警方仓促将主教遗体火化后,葬于邯郸赵王安养园社会公墓内。

贾治国主教简历

贾治国主教简历

贾治国,圣名儒略,(Bishop Julius Jia Zhiguo,1935年5月1日),

慈佑会会士,天主教正定教区正权主教(1981年—),贾治国出生于中国河北省晋州市总十庄乡武邱村,世代天主教家庭。1963年到1978年,为信仰服刑15年。1980年6月7日,贾治国被保定教区范学淹主教祝圣为神父。

1981年2月8日,由范学淹主教祝圣为正定教区第二任正权主教。贾治国蒙席擢升为主教后,领受特权,在全国遴选新主教,为多个教区建立主教座。卫辉教区张怀信、保定教区陈建章、福州教区杨树道、绥远教区李从哲、先后被贾治国蒙席祝圣为主教。在邯郸地区避难时期,为永年教区祝圣多位司铎,大大缓解了当地教会庄稼多工人少的局面。1989年4月4日,贾治国主教在北京会见一位来自香港的慈幼会神父时被捕入狱。此后曾反复遭到十余次逮捕。2005年11月8日,美国总统布什访华前夕,贾治国主教被捕。10个月后,2006年9月获释。2007年6月5日,贾治国再度被捕。2008年8月24日,北京奥运会闭幕日,贾治国主教在河北省石家庄附近的武邱村基督君王主教座堂被公安人员带走,9月18日残疾人奥运会闭幕后获释。2008年底,自选自圣的石家庄教区主教蒋陶然“与圣座共融”,服从贾治国主教,实现正定教区合一。2009年3月30日,贾治国主教在武邱村基督君王主教座堂被公安人员带走。2010年7月7日,贾治国主教牢狱生涯暂时结束。

苏哲民·雅各主教简历

1932年7月1日,生于保定市清苑县田各庄村。
1941年,入河北省易县修道院学习,后到北京鲍思高慈佑会接受教育。
1956年,因坚持忠贞信仰,反对政府成立脱离罗马教宗的“爱国会”,首次被捕,半年后获释。随后受政府长期监视居住。
1959年11月6日,再因坚持忠贞信仰被捕,在河北省第一监狱被关押达5年之久。
1964年6月6日获释,并被遣送回本村劳动改造,并扣上“反革命分子”与“现行反革命”帽子达12年。
1975年12月29日,因所谓天主教“复辟案”被判12年徒刑,服刑于“河北省满城监狱”。后因中共领导人更替,4年后获释。
1981年4月12日,在范学淹主教手中领受铎品。
1982年12月23日,因信仰缘故被判劳教3年,服刑于“保定市劳动教养所”,1986年1月13日获释。
1989年12月19日,因参加在陕西省张二册村举行的大陆主教团会议,被判3年劳教,服刑于“唐山劳动教养所”,于1992年6月3日获释。
1993年3月,由教宗若望保禄二世(John Paul II)委任为保定教区助理主教;1993年5月2日,由刘冠东主教主礼祝圣为保定教区助理主教。
1994年1月8日,会见美国国际事物与人权委员会主席克里斯托弗史密特,因此原因,于12日被捕。迫于美国政府的压力,29日获释,随后被短期拘留收审。
1995年,经教宗若望保禄二世(John Paul II)任命,宣誓就任保定教区正权主教。
1996年3月,因河北保定的‘东闾圣母朝圣’事件,被政府软禁,4月12日自看管处逃出后隐藏。自藏身之处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出呼吁,要求中国政府尊重人权、停止一切迫害教会的行为,并向全教区发表牧函。
1997年10月8日,于石家庄市辛集被秘密逮捕,自此下落不明。
2003年11月19日,苏主教因病被秘密送进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住院,事有凑巧,其亲属也到该院看病时无意发现了主教。当其家人闻讯赶到医院时,住院楼已被公安武警包围。保定市公安局副局长贾瑞奇、政法委高国联将其家人叫至医办室进行交谈10分钟,期间主教已被公安人员迅速秘密转移。
2007年9月,教友发现被关押于“保定市劳教所”。
2008年元月,政府计划有条件释放苏主教,但被主教拒绝。
2009年元月,圣座派人来磋商苏主教的前景及去向,但未成功。